三分绝杀球
船从珠海香洲港出发,海岛本味向东南驶去。岛大万海水一寸寸蓝起来,山岛舌尖一座岛在天与海的海岛本味交界处浮现。
那便是岛大万大万山岛。
这里山高海阔,山岛舌尖三分绝杀球寒暖流在此交汇,海岛本味孕育出富饶的岛大万渔场,也沉淀了这座岛独有的山岛舌尖气质。
2014年,海岛本味《舌尖上的岛大万中国》第二季热播,让这座岛一度被聚光灯照亮,山岛舌尖丰盛的海岛本味海产成了鲜味的代名词,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岛大万只为尝一尝片中出现的山岛舌尖石斑鱼、生晒鱼虾。
大万山岛并没有因此改变,它依旧顺着海风慢慢呼吸,守住那份质朴的海岛风情。行走在街巷之间,若与岛民擦肩,常能收获一句热情的CCTV5直播NBA免费观看问候,让远方不再是远方,反倒像是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山高海阔 石奇庙深
“打鱼踏着夕阳而归,织网趁着月色而就。”这是旧时万山渔民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大万山岛原名老万山岛,清同治十二年《香山县志》记载,“珠江口外最高者为老万山”。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便于与小万山岛区分,改名为大万山岛。
岛上山势挺拔,丘陵起伏,有五座山峰。主峰大万顶拔地而起,顶似圆锥,常年笼在雾气里。阳光若隐若现,从云缝中斜照下来,让岛的轮廓有了温柔的边线。
浮石湾的石头最奇,这里曾被称为“亚洲第一湾”。cctv5直播nba免费观看在万山群岛所有的海湾中,浮石湾呈现的风貌是独一无二的。无数个大小不一、形态迥异的石头相拥相偎,层层叠叠。正如世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在这里,没有两个石头是一样的。
曾有一位作家到访大万山岛,留下这样的感叹:“如果你喜欢看石头,那你就去万山群岛吧。在我看来,万山群岛的石头,是天底下最好看的石头。”
在岛的西南角,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离岸礁石,大约500米长、15米高的垂直岩壁犹如一座孤独的海上城堡,挺拔、冷峻,日复一日地经受海浪的冲击。
这里便是风暴角,也是国内少有的海岛攀岩场。在这里,你能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奇伟力。
大万山岛最醒目的建筑,不是高档酒店,而是海边那座静默的天后宫。渔民与海共生,对庇护渔民出海平安的妈祖信仰尤为虔诚。与其说它是一座庙宇,不如说是渔民心底的一盏灯,风吹雨打百年不熄。
大万山岛的香火源起明代,由澳门妈阁庙分炉传至西澳湾。清道光年间庙宇重修,建成天后宫,香火遂逐岛而布,传至桂山岛、小万山岛、白沥岛、东澳岛,乃至香港长洲岛。
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天后诞庆典便如约而至。掷圣杯遴选抬轿人、抬轿请圣母出巡、请戏班演大戏……周边海岛居民如潮水涌来,港澳渔民、海商也纷至沓来。在南海诸岛上,这样大规模的妈祖圣诞庆典相当罕见。
在平日里,大万山岛并不喧闹。它只是沉默着,把风留下,把浪留下,把远方的船只一一送走。就这样,一年一年,一代又一代。
旧网新竿 小岛大变
我们登上大万山岛时,正值休渔期。数百艘渔船,大的小的,木的钢的,此刻都偃旗息鼓,整齐地蛰伏在岸上,等待着下一次出征。
大万山岛,地处中国六大渔场之一的万山渔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这里曾是中国渔业的一面旗帜,曾创造全国单网起鱼1200担的最高纪录。岛上的老人们常提起那时的口号:“农业学大寨,渔业学万山。”
今年63岁的温培基是土生土长的原住岛民,祖上五六代皆扎根于此。他在海风与浪声中长大,渔民靠海吃海,捕鱼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传承。
1979年,17岁的他第一次出海打鱼。那时的海丰饶宽厚,石斑、黄花鱼、马鲛,靠打鱼就能养活一家人。他记得最清楚的,是钓石斑鱼的那些日子。
“我叔叔钓过八十多斤的石斑,要用一斤重的八爪鱼做饵。站在渔船上,海浪打过来得稳得住脚。”温培基说。
不用竿,只用一根线,仅凭触感来感知鱼类咬钩,这叫“手丝钓”。他笑着说,现在年轻人没人会这个了。
1993年,他在大万山岛上开了一间饭馆——培记海鲜餐厅,至今三十年未变。他告诉记者,餐厅起初不是为游客服务的,而是给避风靠岸的渔民做宵夜的。
那是万山渔场风头最盛的年代。港口热闹非凡,内地、港澳的渔船都在此停泊。“一起风,百来号船一夜之间扎进来,船上人下来吃饭、喝茶,我们就是做他们的生意。”
如今年轻人不愿再出海,老渔民渐渐老去。捕鱼这门手艺,似乎和大鱼一起,潜入了更深的水里。
“晒鱼”成了渔村的副业。在万山群岛的7个村落中,大万山岛的万山村是唯一一个将全人工晾晒技术保留下来的村落。
如果你在捕鱼期路过晒鱼场,会看到渔民们将大量处理干净的鱼虾在太阳下铺设开来,整齐码放,一缕缕海风穿过晾晒架,把海的味道留在鱼虾之间。我们去的时候没能见到此景,只能听温老口述,“海虾剥了壳,要用高压水枪冲洗,很讲究的!”
“培记”的厨房里总是热气腾腾。蒜蓉蒸小青龙、花蟹焖冬瓜、芙蓉蒸飞螺、椒盐鱿鱼,还有各式粤式家常小炒,这些都是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摄制组曾到大万山岛拍摄。但当你慕名来到这里,却看不到任何人将这段经历挂在门口当作招牌,不由让人感叹民风之质朴。
捕鱼之外,网箱养殖、特色旅游、文化节庆正一点点打开新的可能。
如今的大万山岛人不再只是出海捕鱼,他们在天后诞、万山群岛国际海钓公开赛里,重新讲述自己的故事。旧渔网与新钓竿在阳光下交错,接过传统渔业的接力棒,这座岛正向着海钓休闲旅游的方向奔跑。
岛还是那个岛,风还是那阵风。当人们再次见到它时,变的是产业和生计,不变的是风味和人情。
(责任编辑:综合)
-
喜报喜报,小蜜蜂3号获奖啦~最近,小蜜蜂3号凭借产品优势和超高口碑,在《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2023保险产品创新大会”中,荣获2022-2023“金口碑”年度意外险产品奖项!简单给大家说一下,什么 ...[详细]
-
面向制造领域人力资源服务场景不断涌现 多部门协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央视网消息:记者6月4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全国工商联印发通知,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加快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构建 ...[详细]
-
稳岗促就业丨助圆百万乡村骑手“城市梦”——美团多举措做好外卖员稳就业
当个“外卖小哥”,是如今许多农民进城务工的就业选择方向。美团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全国约81.6%的骑手来自县域乡村,月均数量超200万人,其中9成为新生代农民工。2024年,有46.9万名骑手来自国家乡 ...[详细]
-
实验室的灯光里闪烁着儿时仰望的银河精心绘制的蓝图上映照着童年垒砌的积木每个你我创造奋斗的身影都呼应着童年时的希望与梦想今天6月1日)是六一儿童节快来一同踏上这段时光之旅重温童年,守护美好! ...[详细]
-
当前,正值毕业季,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今年,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部门,强化政策创新,推出系列扩岗政策举措。今年,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首次将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由企业扩大到社会组织, ...[详细]
-
本报记者 车辉《工人日报》2025年05月29日 01版)人工智能对社会的改变正在切实发生。百度作为一家较早转型大模型的科技公司,近年来一直在践行并见证着技术革新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力量。百度相关负责人向 ...[详细]
-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题:矢志建设科技强国——五位科技领域代表讲述科研故事新华社记者张泉、温竞华研发载人深潜装备、探索电磁兼容奥秘、助力干旱区生态保护……他们奋战在科研一线,矢志创新、锐意攻关,为建 ...[详细]
-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2025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学前教育进入“有专门法可依”的新阶段 ...[详细]
-
记者7月3日从国铁南宁局获悉,今年1至6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运输货物74.6万标箱,同比增长76.9%。今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呈现出一些新变化。例如,首次采取“铁路JSQ车衔接滚装船” ...[详细]
-
在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街道,三座深灰色粗粝质感的建筑依山而建,这便是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建馆至今,这里已累计接待645万人次参观,已成为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记 ...[详细]